
常见的财产转移方式,可以归类为以下三种:
1,尚无离婚迹象,便已着手。一方有了外遇而产生了离婚的念头。外遇的一方可能担心被亲朋好友指责、唾骂,常常会无事生非制造事端,以便逼迫另一方提出离婚。如果离婚是迟早的事,首先考虑到诸如住房、存款等大额共同财产。有些当事人在一方起诉离婚时,对此还一直被蒙在鼓里。类似情况还有私自将房屋产权过户到他人名下、以他人名义购买房屋、将同居期间至结婚前双方出资购买或建造的房屋登记在一人名下等等。
2,暗度陈仓,共同财产被化整为零如果发现一方当事人不时将两人积蓄的钱取出,工资卡上的钱也往往过不了一天,便只剩下零头。或者在面对的追问,对方常常漫不经心地说丢了、吃了、喝了、赌了。一方在另一方并不知道,悄悄在外地银行开了一个账户,当所有的钱都已转移到该账户且认为万无一失后,他们之间的离婚诉讼便开始了。类似情况还有转移股市资金(基金)、隐匿炒股(基金)信息、抛售股票(基金)套取现金。
3,股权由台前转到幕后。
股权说没了就没了。为达到离婚而又不使股权被分割,早就蓄谋已久。找几位好友,他们间的股权转让其实是个幌子,利用这个幌子,使他人成了股东,而自己变得什么也没有。实际上,自己只不过是由名副其实的股东变成了隐名股东,由台前转到了幕后。如果双方在婚姻后续发生感情问题后,是可以选择办理离婚手续的,为了保障双方的权益不受到侵害,国家也是规定了在办理离婚手续时,也是需要将共同财产进行分割,但是如果在计算共同财产时,有一方出现了恶意转移财产的情况后,也是可以申请共同财产追回的。
离婚时一方把财产转移了怎么办?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规定,一方将夫妻共同财产非法隐藏、转移拒不交出的,或非法变卖、毁损的,分割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的一方,应予以少分或不分。具体处理时,应把隐藏、转移、变卖、毁损的财产作为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的一方分得的财产份额,对另一方的应得的份额应以其他夫妻共同财产折抵,不足折抵的,差额部分由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的一方折价补偿对方。对非法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的一方,人民法院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的规定进行处理。为防止一方擅自处置财产,最好不要把财权交给一个人管理;如果一方擅自处理贵重的夫妻财产,另一方要及时制止,尤其要注意对方以孝敬长辈等名义将财产转移。如果还未起诉或已经起诉离婚,发现一方已在转移财产,可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离婚后又发现对方婚前转移财产的证据,可请求法院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由于财产转移情况较为复杂,建议聘请专业律师调查取证,保障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七条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夫妻婚内财产协议和婚内夫妻之间的赠与协议两者的法律效力不一样。婚内财产协议在离婚时具有最终决定财产归属的法律效力,即使是在不动产未变更登记的情况下,在夫妻之间仍然是以婚内财产协议为准。而婚内夫妻之间的赠与协议和一般的赠与协议的法律效力是一样的;如果夫妻之间存在关于不动产的赠与协议而离婚时该不动产仍未变更登记,原产权人可主张撤销赠与,进而将该财产复归原产权人一方个人财产或者为夫妻共同财产。
婚姻家庭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它既具有人身关系的属性,又具有财产关系的属性。对于处理夫妻之间因财产权属发生的争议,不能简单的适用《合同法》等仅调整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而应在优先适用《婚姻法》等专属法律、司法解释的前提下,辅之适用其他相关的法律规范,并在遵循法律规则的大原则之下,具体地、灵活地适用法律原则,以求精准地认定案件的性质,公允、适法地定纷止争。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