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般来讲,婚后取得的所有财产,都是夫妻共同财产,比如双方的工资收入,创业成功后的收入,股票收益。置办的车,房产。很多,只要和钱,物有关的,都是夫妻共同财产。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着重说一下
哪些情形是夫妻一方的财产。
根据《婚姻法》第18条的规定,属于夫妻一方的财产有: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一方结婚前就拥有的财产,属于夫妻一方的财产,不因结婚而变为夫妻共同财产。
二、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
如果夫妻一方因为身体受到伤害而获得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该费用是对身体受到伤害的夫妻一方的补助,因此,该费用属于身体受到伤害的夫妻一方,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三、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
正常情况下,遗嘱或者赠与所获得的财产,如果是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获得的就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是,如果遗嘱或赠与合同中明确规定只归夫或妻一方,那么该财产就属于夫妻一方的财产,而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虽然用夫妻共同财产购买,但如果属于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仍然属于夫妻一方的财产,如衣服、洗漱用品等。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这属于兜底性规定,就是虽然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但通过判断可以确定属于一方的财产。
以上财产属于夫妻一方的财产,根据《婚姻法司法解释(一)》的规定,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结婚彩礼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一般情况下不是夫妻共同财产,但特殊情况下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主要取决于彩礼的给付是在领取结婚证之前还是领取结婚证之后。
①领取结婚证之前给付彩礼。彩礼在法律上被认定为婚约彩礼,其目的是为了男女双方能够缔结婚姻——这里的缔结婚姻当然指的是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从司法实践来看,法律认定,彩礼应当是给付女方本人的。其本质是一种附条件的赠与行为,所附的条件就是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办理了结婚手续,赠予行为生效,否则就不生效。这也是法律规定没有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应当退还彩礼的理论依据。
②领取结婚证之后给付彩礼。这时候已经不应该称之为彩礼了,领取结婚证就意味着男女双方已经是合法夫妻了。这时候给付所谓彩礼的行为在法律上被认定为赠予行为(未附条件)。婚姻法规定,夫妻二人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因赠与,继承等无偿取得财产行为的,财产原则上视为夫妻共同财产,明示归一方所有的除外。
所以,主要取决于领取结婚证在前还是领取结婚证在后。
以上是对''
哪些情形是夫妻一方的财产''的相关内容阐述,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